□本报记者史晓琪
仿佛象牙塔里熠熠生辉的珍珠,越来越多的高校博物馆正在成为一所学校的亮丽名片乃至一座城市的人文风景。
藏品丰富、特色鲜明,我省不少高校博物馆已成为文化传承、学术研究、宣教育人的重要阵地和展示悠久厚重中原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现代教育体系和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激活、利用这些藏在校园里的宝藏,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象牙塔里藏着很多“宝贝”
“欲知华夏农耕事且看中原稼穑图”“稻黍稷麦菽丰饶中原八万里仁义礼智信凝聚华夏五千年”……一副副意味深长的对联,和青砖墙、红瓦顶的古朴建筑交相辉映,分外和谐。
12月22日,还未走进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细细品味她的风采,参加建馆5周年座谈会的学者和嘉宾们已被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校园内这座别具一格的建筑所吸引。该馆2012年落成开馆,是经省文物局批准建立的全省首家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步入馆内,耧、犁、锄、耙、箱、床、锅、灶等3000余件(套)藏品,既直观又全面地勾画出了近现代中原农耕文化的全景图。
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我省高校里还有不少:河南大学文物馆是我省第一所文物类高校博物馆,镇馆之宝唐代三彩鸳鸯壶等,均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郑州大学蝴蝶馆拥有我省馆藏类群最广、数量最多的蝴蝶标本;河南农业大学中原农业博物馆是中原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农业博物馆,植物标本占中原地区植物种类的70%;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钱币馆里,珍藏着我国最早的货币和最早的金属铸币……
让藏在深闺的“宝贝”不寂寞
由于农村已发生很大变化,很多东西被毁的毁、卖的卖、烧的烧,藏品征集十分困难。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汪庆华教授和徐中森等几位建馆核心成员为了得到民间“宝贝”,从2011年开始至今,经常往山里跑、乡下转,走村串户寻访收集。如今,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藏品最全的专题博物馆。
高质量、有特色的高校博物馆建馆确实不易,可是“宝贝”再好,如果藏在深闺人不知,博物馆宣教育人、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将大打折扣。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向社会、盘活资源,各个学校都在结合自身特色进行积极探索。
“不能坐等观众上门,要走出校门办活动。”汪庆华说,我们博物馆作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每年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前后,都要深入大中小学校、广场公园,举办摄影图片展,并结合传统节日举办义写义送春联、“莫忘乡愁”清明诗会等主题活动。
而河南农业大学中原农业博物馆专门设立了多媒体演示厅,以增加对观众的吸引力,还联合多家媒体举办小记者活动,使该馆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好去处。
对高校博物馆的未来,公众还有哪些期待?“希望更多高校博物馆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把藏品搬到互联网上,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走进’博物馆。”郑州市民李擘说。
“希望政府、高校、社会组织之间加强合作,通过开发文创产品等,实现‘以馆养馆’,这样高校博物馆才能走得更远。”多家高校博物馆的负责人都有这样共同的想法。
新闻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7-12/25/content_211681.htm?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