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进行时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新闻

【转型发展进行时】之十三:青年教师王忠灿和他的精彩课堂

作者:钟伟平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钟伟平 访问次数:发布时间:2017-05-27

 

“上好每一节课,就是对学生最好、最直接的关怀”——

 

 青年教师王忠灿和他的精彩课堂 

 

王忠灿正在为2015级学生上《刑事诉讼法》课

 

 因为课讲得好而深受学生爱戴,王忠灿就是这样的老师,而且挺“典型”。

“老师上央视后我们的朋友圈都被刷屏了,其实,王老师平常上课就是这个这个‘范’儿!”2014级法学专业的刘俊琳从入大学开始,已经上过王忠灿老师主讲的《中国法制史》《刑事诉讼法》《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法律逻辑学》五门课程,“每一节课他讲得深入浅出,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同学们的认可度很高。连日来,我们多次走进王忠灿老师的课堂,走访了数位他的同事、学生,真切感受到了青年教师王忠灿在每一节课上迸发出来的激情,以及他对教学、对学生的高度热忱。

  

“烧脑”的“问题课堂

 

 5月25日,周四,每周的这一天王忠灿都会有5节课,分别给2014级和2015级法学专业讲《法律逻辑学》和《刑事诉讼法》。上午10点50,记者走进E608教室的时候,王老师刚刚讲完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章节,随后他“抛”出来与今天主讲内容相关的司法考试真题,同学们专注地盯着屏幕,你一言我一语地回答,他再进行引导、修正、延伸“就是想检验一下大家,如果不会做,就说明回头还得再讲讲,重点再强调下。” 

 

13171

 

同学们都说上王老师的课很“烧脑”,但也很过瘾。

“审判应该公开到什么程度?”“什么情况下实行独任制审判,什么时候应该启用合议庭?”“审判人数为什么是单数?”“重大、疑难案件要启用审判委员会,那什么才算得上重大、疑难?”讲授“刑事审判”,课堂上问题一个接一个,整节课同学们聚精会神,大脑高速运转,回答、讨论,思维螺旋式前进……没有人低头看手机,没有人打瞌睡,也没有人交头接耳。王老师在讲授和答疑时语言幽默,也会适时鼓励大家,“大声点,不怕你说错!”一堂课下来,讨论不断,思考不断,笑声不断。

一直到十二点一刻下课,看似漫长的三节课在同学们的意犹未尽中结束。2014级法学专业的赵世龙表示“王老师的课严谨不失幽默,给人足够的思考空间。作为同事,同样在法政学院任教的邢琳说,“忠灿老师的课是公认的效果好,在他的课堂上同学们不是被动的听课,而是在他总喜欢问为什么的启发下也学会了主动地发现问题。

 

理论课可以这样

 

2013年王忠灿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成为金沙威尼斯法政学院一名教师。他在硕博、博士后期间的研究方向都是法律史,据法政学院党总支书记唐战立介绍,当时学院从学科建设层面考虑,本不打算聘请该方向的教师,但王忠灿博士课讲得好,很有内涵与深度,这让我们决定引进他。

到校后,王忠灿讲授的课程主要有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刑事诉讼法、法律逻辑学等课程,而这些课程大多抽象,偏重理论性,对教师知识储备的深度、宽度等都要求很高。

应用性很强的法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究竟应该怎样上?如何挖掘基础理论课的实践性、应用性因素?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这确实让王忠灿费了不少心思,几年磨砺下来,他的课堂少了些说教,多了故事;少了些历史解读,多了现实关照,而在学生们心里理论课再不是枯燥的代名词。

 

同学们都特别喜欢上王老师的课

 

如果只是把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介绍一下,那就太枯燥无味了。”在讲授法制史课程时,王忠灿善于运用‘案例教学法’,效果很好。他的“古案精读法”,让同学们用现代的法学知识、方法分析古案,比较古今相似刑法案件处置,分析差别以及为什么有这些差别。有时,他还给学生布置作业“找历史上好玩儿的案例”,分组准备,课上交流,刺激大家的学习主动性,他在总结时一定是会拿现代相似案件进行对比的,“我们时时刻刻都是关照现实的,比如讲中国古代田宅诉讼,我们就一定要谈谈中国的宅基地诉讼,让大家思考其中共性、可借鉴的东西。”

2015级法学专业周康源说,“王老师上课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说理透彻且语言幽默,案例信手拈来,本来不太懂的地方茅塞顿开。”2014级法学专业一位学生说,大学三年最爱王老师的课,没有之一。

另外,他的课堂还搬到了“课堂”之外。一路读到博士后的王忠灿经历曲折,做过警察,干过律师,在实际中积累了不少经验。2016年他开始担任金沙威尼斯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选拔组建了一个30人的实践小分队,前不久刚处理了一个附近农民的案件,王忠灿担任辩护人。他让学生们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阅卷,学写辩护词、法律文书,作庭审准备、了解庭审流程,学生们触动很大。“我讲了一个学期的刑诉课,可能不如他看庭审4小时!看到了真实的流程,他们掌握的相关理论在现实中找到了对应的东西。”王忠灿笑着说。 

 

“他们首先应该是正直的人”

 

“王老师是个有法治理想的人,他认为法学专业学生首先要树立公平、正义的法律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2014级法学专业齐凤杰感触很深地说。

王忠灿认为,“学生掌握知识很容易,但关键是人文素养的培养,如果你掌握了大量的法律知识,但你的道德很差,别说一个好法官了,你连一个好人都不是,那你掌握的法律知识越多,对这个社会的危害就越大。”

“首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有分辨是非、分辨善恶的能力,这是我在上《中国法制史》和《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时候非常想传达给大家的东西。如果能够拔高就更好了,比如说他志向高远、有正义感,他追求法律公平和正义。说到底,不是说你掌握了法律知识,你就是一个合格的法律人。”

王忠灿在讲述法制史的时候,会援引大量案例,其中不乏古今正直无私、为民请命、具有远大志向的法官。“老师告诫我们学的不是庸吏和俗吏,而是循吏,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法官,优秀代表人物,课堂内外老师都在教我们做一个有良知的法律职业人,这是我上王老师的课最大的收获。”不少学生这样说。

 

    不批请假条儿的“忠灿欧巴”

 

“厉害了,我的忠灿欧巴!”学校官方微信报道王老师登央视讲堂的新闻引来许多学生跟帖留言。

正在攻读法学双学位的文学与传媒学院2015级学生张宁说,大家都特别喜欢王老师,不管是法政学院本专业的还是修双学位的学生都叫他“忠灿欧巴”。 张宁的专业是戏剧影视文学,一次偶然机会听了王老师的课,从此心中对法学的热情被点燃,2016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攻读法学双学位。          

 

在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节目录制现场

 

  “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主要纽带就是课堂,课堂上如果不充分地把自己的知识、思想、方法传授给学生,那你靠什么来影响学生?他说,“上好每一节课,是对这些求知欲强的学生最好的、最直接的关怀。”

事实是把一门课上好,要投入更多。“平均一周10节课,还有双学位、选修课,《法律讲堂》讲稿的撰写、修改又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王忠灿说,“一周两天用来上课,其他时间用来看书、收集材料还有写作,承担的项目和博士后研究也都已经全面展开了,我得有效地利用碎片时间。

而在同学们眼中,课堂上经常与大家开玩笑、亲和有加的王老师其实是一个特别有原则的人。有些学生因为参加活动等原因来请假,他从来不批,还会板起面孔郑重地跟大家说,学生第一要务是学习,可以参加活动,但不能占用课上时间。登上央视讲堂这个事情给他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一些影响,蹭课的学生多了,听课的老师也多了,各级各类媒体接踵而至……但他的原则是一切都不能耽误上课,包括去北京录制节目,一律都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进行。

采访中,王忠灿有些感触地说起在中央电视台参加栏目选题会的情景,“当时全场清一色都是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来自地方高校的只有我一个,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我,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要更加努力,因为我代表的不止是我自己。”

法政学院院长崔秀花说,“王忠灿老师不但讲课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他还承担了法学双学位等管理事务,并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尊敬,队伍中有这样的老师,是我们的骄傲!”(采访素材整理:邓莎莎)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地址:中国·河南·许昌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信息化管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备08001014号 豫ICP备08001014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