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有这样一位老师,在她的课堂上,她时而倒在地上,时而瘫在凳子上,毫无“形象”可言;时而她又被求知若渴的同学们团团围住,更是被大家直呼其名地称为“晶晶”“晶姐”。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同学们眼中的“晶姐”。
“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负责,也是对观众负责”
人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时,是会发光发热的。课堂上,我们见到了这样一幕:张晶晶老师四肢张开、高仰着头、张大嘴巴瘫在椅子上,表演一个醉汉。旁边的学生一个笑得弯腰捂着肚子,一个直接把头倚靠在张老师的胳膊上笑得直不起身子。在张老师的课上,这样的情景很常见。
在问到张老师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时,现在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秦晓玉说:“严谨认真,张老师对待舞台的较真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2020年10月,2019级戏文专业小品公演,在《今天的幸福2》彩排走位时,张老师把全剧组的人都训斥一番。学生曹禧是个腼腆的小姑娘,由于自己的走位疏忽导致全剧组受训还偷偷地哭了。“我当时觉得,就是一个小小的走位和音效的失误而已,又不是正式演出,张老师发这么大的脾气太小题大做了。后来张老师在给我们开总结会时说:现场舞台的变数永远是不可测的,我们要做的只有把不变的东西做到极致,以不变,应万变。用最严谨认真的态度做好我们的每场演出,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负责,也是对观众负责!”曹禧接受采访时说道,“其实那天经过老师的调整后,我们的舞台效果包括我们演员的状态,确实是排练以来最好的一次。从那时候起,我就很佩服张老师。”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听到了很多同学口中的张老师,这些描述大多围绕着热爱、认真,无一不体现着“晶姐”的魅力。
“在思考和行动中体会戏剧,学习戏剧”
教育是双向的选择,光有满腔热爱是不够成为一个好老师的,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上才是真功夫。
2012年12月,张晶晶老师带领的编剧表演实验班成立,并特邀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王晓凡合作授课。2019级的陈默是编剧表演实验班的一名学生,刚加入班级时,她没有太大的兴趣甚至有了退班的想法。“有些学生是渴望舞台的,你就需要用舞台去留住他们。可有的学生不太喜欢展示,这就需要去用其他方法来让学生找到价值感和存在感。”张老师发现陈默的情况后,就安排她负责灯光管理。灯光对话剧演出很重要,需要全程跟随舞台表演。在换了新的学习内容并和张老师沟通后,陈默慢慢喜欢上了这个课,她还表示,“我以后就想做舞台监制。”
对待不同的学生,张老师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编剧表演实验班的贾子怡同学排练小品《追星族》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演出老人的形态和感觉,张晶晶老师就走上台一遍遍为她们作演练,但对待另一同学赵翼龙更多的是直接提出问题而不做任何演练。赵翼龙刚开始很不理解,甚至觉得有些愤慨。他说,“那时候就觉得张老师不喜欢我们,针对我们。”后来他才明白张晶晶老师的用心,“我们不是不会表演,而是没有戏剧表演的思维方式。张老师想让我们在思考和行动中去体会戏剧,学习戏剧。”赵翼龙说道。
张老师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的热情。这种教学方法使编剧表演实验班硕果累累。2015年8月,张晶晶老师编剧、编剧表演编实验班学生演出的原创话剧《当归》,在第14届大学生戏剧节中获最高奖“金刺猬奖”。
“做自己喜欢的事,挺好”
最让老师高兴的事,莫过于上过自己课的学生最终也从事了相关职业。2014级戏文专业的张丽英现在在北京某传媒公司工作。五年前,她参加了学校编剧表演班的面试结果落选。她在朋友圈中写道:没有被选上,可能还是自己不够优秀吧。张老师评论: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来上课。然后张丽英就从旁听生开始,一直做到了舞台监督。“我其实是挺内向甚至有些自卑的孩子,如果没有晶姐,我可能不会踏出这一步,变成现在的自己。”张丽英接受采访时说道。
2016级戏文专业的张静,尝试把表演和幼教结合起来,现在从事教育戏剧。大学四年,张静一直跟着张晶晶老师做戏剧,后来又做儿童剧,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因为热爱,所以执着。这是我们编剧表演班的口号,也是我毕业后从事话剧工作的信念。”
在和张老师的交谈中,谈及往届毕业生时,张老师的嘴角总是不自觉地上扬。张老师说道:“我们有很多孩子都在从事话剧工作。他们偶尔也会给我发消息说,张老师我最近怎么样,我又新排了一个话剧……感觉有一群人,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挺好。”
在问到对未来有什么什么期待时,张晶晶老师回答道,“我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只要不让自己变得糟糕,就很好。”从老师,到课堂,再到专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老师身上“魅力”的无限放大。
(图/赵金龙;文/刘育含、郭瑞丽、梁腾达、麻颀男、冯佳琪;指导老师/钟伟平)